清晨,推开玻璃门,暖暖阳光的味道、夹杂着清新的草木香扑面而来。
深吸一口气, “今天,天气真好!”我是小傅,是深圳国寿·福保社区颐康之家一名普通的养老运营工作者。
前院传来孙阿姨的欢呼声,原来她接住了一个圈。最近她热衷和伙伴们玩套圈锻炼手的游戏。在一次中风中,她的手失去了知觉,经过几个月的锻炼已经恢复了不少。
再向远处的大门口望去,路旁倒下的大树,环卫工人还未来得及运走。大片断树残枝似乎提醒着我,上周末35年来最强台风“山竹”来过的事实。

台风发威,吹倒深圳1万多棵树,清理工作持续了三天。
1、收到!收到!
9月15日(周六)傍晚,我正在福建泉州参加大学室友的婚礼,收到台风红色预警,我匆匆赶回国寿·福保社区颐康之家加入抗台风应急小组。别在腰间的对讲机不时传来院长焦急地询问声:
“后勤组食物、水、后备电源准备好了吗?”
“安保组电线排查了吗,门窗都加固了吗?”
“清洁组杂物清理完了吗?”
“排水系统都清理了吗?”
“照护组安排好活动、安抚好老人!”
“医疗组请确认绿色就医通道畅通!”
“客服组请确认家属热线电话畅通!”
很快,对讲机那头回复:收到!收到!确认!
“晚8点台风红色预警已生效,全市进入台风特别紧急防御状态……”此时,电视台、电台不断传来预警提醒。
我和另外五位男同志组成的巡查小组也开始了首次巡检。
活动区、老人照护区、社区饭堂一一巡查。
“走廊的灯笼最好都取下”,小樊建议。我们立马把前几天为迎中秋而挂的灯笼取了下来。

颐康之家应急小组定时巡查
为加强对国寿·福保社区颐康之家的防护,大家集思广议。小吴建议,用胶布贴玻璃窗,在室内玻璃内侧贴上胶带,可以防止玻璃破碎时伤人。我们立马实施。同时,为加强防护,我们又冒雨在外侧贴上了泡沫板。
2、最担心的几个事
9月16日星期日早上,风雨渐大,并没阻挡曾阿姨女儿和女婿前来探望的脚步,“幸好离得近,每天来都很方便。”曾阿姨的女儿一边陪母亲拉家常一边对我们说,“我们家住高层,担心大风刮碎玻璃,在家更危险,住颐康之家,有专人照顾,我们更放心。”探望完,夫妻俩赶着停运前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家了。
院内定时安全巡查继续进行。
“江叔,走,我们去唱红歌。”当照护员陈姐发现江叔又要去开窗透气时,赶紧拉着他去唱歌了。90多岁的江叔记忆不好,但非常热心。室友一说闷,他就要去开窗。我叮嘱陈姐,此时风雨大,千万别开窗。为转移老人的注意力,陈姐特意组织了唱歌、下棋、做手工活动,让大家在台风天也能各得其乐。
11:30,大雨倾盆而下,屋外大树一棵棵被连根拔起,树枝被狂风折断,树叶、垃圾桶被风卷起在空中飞扬,能见度不足百米。深圳进入台风、暴雨双红色预警状态,超强台风模式全面开启,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,最大阵风达15-16级,海边掀起三层楼高的巨浪。
“考验门头施工质量的时刻到了” ,我心想。不久前才完成的一次维修工程,是我最担心的点之一。
“1小时了,没有任何问题。”巡查中,同事通报。

“嘟嘟”手机传来最新讯息,“楼顶几个空调的主机快吹落了,小区铁门吹倒了、保安岗亭也刮倒了,千万别让叔叔阿姨们外出啊。”楼上热心的邻居看到了,急忙告知。
“不能外出”-“不能外出”-“不能外出”
大家相互转告,强风吹落高空物品,最易造成砸伤、砸死事故,不能大意。
3、一口热饭

老人们按时享用午餐。
大家禁闭门窗、拉紧窗帘,室内却听不到一点风雨声。到了午餐时间,厨房工作人员将热腾腾的饭菜按时送至照护区,老人们像往常一样有说有笑开始享用午餐,心情不受影响。
为了消除家属们的担心,除了发去台风天的温馨提示,还实时向家属报告中心的台风和老人最新情况,家属纷纷表示感谢。
为了让没来得及准备食物的居民也能吃上一口热饭,我们特意准备了营养配餐,让居民打包回家一起与家人享用。前来用餐的陈小姐说,“超市果蔬早就被一扫而空,很庆幸还有社区饭堂,午饭有着落了。”当日,大风大雨下,众多餐饮机构已停止服务,网上外卖也暂停了送餐服务。
4、陪着大门睡一夜
9月16日,晚上8点,风雨有所减小,台风红色预警信号降级为橙色预警信号。但我们丝毫不敢大意,继续定时巡查。时至深夜,应急小组的队员们担心还有狂风暴雨,索性直接睡在了玻璃大门旁,彻夜守候至天明。

夜已深,值班员继续在巡查。
次日起来,台风已过境。打开门窗,院子里一地狼藉。
晨练的刘阿姨走过来,拍拍我的肩膀,不确定地问,“小傅,山竹真的很厉害吗?”
“嗯,看树就知道。”
老人们寒暄得知,原来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“广东史上最大规模的台风”。
这里的台风“静悄悄”……
